金融科技十年发展 深圳农商银行强基固本 蓄力数字技术新优势

2022-10-14

近日,深圳农商银行同城云数据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引入阿里专有云平台,并升级了该行现有两个数据中心,组成同城双活、异地灾备的两地三中心分布式云平台,成为该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回顾过去十年,银行业拥抱科技,数字化正在改变商业银行发展轨迹。这十年,与深圳的创新基因一脉相承,深圳农商银行紧跟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将“科技立行”理念刻进自身基因并不断“自我进化”,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与金融科技的相融共生。

1

 

 

 

业务系统上“云”   “科技立行”底层力量谋篇布局

  据悉,深圳农商银行位于深圳市龙华区锦绣科学园区的同城云数据中心于近日正式投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建成的数据中心引入阿里专有云平台,是继该行深圳罗湖、武汉数据中心后的第三个新型云数据中心。为支撑不断扩大的业务规模,深圳农商银行在原有的数据中心内各建设了一朵云平台,与深圳龙华云中心共同组成同城双活、异地灾备的两地三中心云架构。这也标志着深圳农商银行的IT基础架构完成向云原生分布式架构转型,持续支撑业务系统迁移上“云”。

  在进行云平台落地建设的同时,深圳农商银行积极进行自主运维能力建设,形成分布式云原生应用端到端的自主运维能力,成为阿里云国内首家进行云平台自主运维的机构。

  数字化转型,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保障。实际上,此次云平台建设,只是深圳农商银行一直以来大力布局底层科技力量的缩影。

早在2010年,深圳农商银行就开始建设异地数据中心,于2013年投入使用,为该行实现跨区域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自身科技能力建设方面,深圳农商银行更是持续推动强基固本工程,蓄力数字技术新优势,从1998年率先在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独立开发第一代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到2006年改制之初启动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开发,再到2021年启动第三代核心系统建设,二十多年来在科技能力建设上不断突破,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智慧银行升级迭代  数字化转型释放动能

  近十年来,为满足用户便捷智能的金融需求,深圳农商银行更是倾斜资源不断推动智慧银行建设,特别是移动银行服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专”的迭代,打造“无处不在”的智慧金融服务体验。

  2013年,深圳农商银行陆续推出移动银行Wap、Web网页版、Iphone、Android客户端版和Ipad客户端版等5个版本,开启了该行智慧银行发展的起点。2016年,该行推出“水果银行”APP,并配套微信银行、微信小程序及微信公众平台等接入渠道,搭载AR银行、生物ID识别、云证书等风控技术,以智能转账、专业理财及各类线上信贷产品等,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2020年,深圳农商银行借力大数据、分布式、微服务、生物识别等先进手段,焕新升级新版个人手机银行APP,并独创“广府”、“潮汕”、“客家”三种民俗银行主题,为市民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目前深圳农商银行手机银行用户数超500万。

  随着新型金融科技的日益普及,深圳农商银行在全行200家网点铺设600多台智能柜台,实现业务全程自主化、无纸化办理,并上线视频银行服务,将线下网点搬到线上,突破空间限制,安全与便利服务再升级。通过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深圳农商银行以智慧银行的不断升级迭代,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打造智慧社区金融生态链  金融科技取得创新成果

  深圳是个两千万人口左右的大市场,有着“草根银行”别称的深圳农商银行也连接着众多的零售客户。如何发挥金融科技力量,助力银行客户更好实现在深发展,深圳农商银行走出了一条金融科技相融共生的道路。

  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扎根社区、服务社区的的特色,深圳农商银行响应市场需求推出了智慧租住平台金信“智小窝”,为众多来深建设者构筑智慧居住服务。该平台通过将“智小窝”管理系统植入城中村、长租公寓、工业园等区域,建设智能水表、电表、门禁等智能硬件,实现房东房源线上管理,为来深新市民提供线上房源查找、签约、交租等便捷化服务,有效解决城中村、工业园区等区域传统租赁方式的痛点,为新市民等群体提供更美好的居住体验。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深圳农商银行也实现了发展能级的不断跃升。十年间,深圳农商银行集团资产规模增长了4.35倍,从1177亿元增长至2022年6月末的超6300亿元,ROE连年保持在同业较高水平;在《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从505位跃升到2022年公布的第210位。